下載書目錄
選擇訂購數量
保存好發郵件或QQ
聯系我們確定交易
書名:美國陷阱
定價:68.00元
作者:弗雷德里克皮耶魯齊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出版日期:2019-05
頁碼:362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ISBN:9787521702415
1看美國如何用司法“暗箭”,將世界500強吃掉:是合理執法,還是敲詐勒索?
2014年,舉世矚目的跨國收購案——法國能源巨頭阿爾斯通被美國通用電氣超低價收購,迷霧重重。被當成“經濟人質”的核心人物出獄后詳細披露海量細節,再現阿爾斯通、通用電氣、美國司法部、法國政府、歐盟多方博弈,真相逐漸浮出水面。
2當5G跟核能一樣重要時,華為如何避免被“圍獵”?
孟晚舟的遭遇簡直跟美國對皮耶魯齊的手段如出一轍!那么,華為如何避免成為下一個阿爾斯通?書中詳述了阿爾斯通在應對美國圍獵時的諸多災難性決定,對中國重要的高新科技企業有珍貴的參考價值!
3企業高管和員工該怎樣保護自己?這是震耳警鐘,也是典型教材。
華為、中興、中石化、丹東銀行、西門子、松下等全球數十家企業都慘遭美國毒手,
天價罰金、高管被捕或起訴……美國長臂管轄的隱秘陷阱在哪里?中國企業高管和員工如何提高防控,保護自己?書中呈現了企業高管一步步落入美國陷阱的詳細過程,是一本企業和員工的“避坑指南”。
4政府如何保護國家核心科技?貿易的背后其實是大國博弈。
阿爾斯通被通用電氣收購后,法國核電站關鍵技術落入他國,國家安全受到威脅。美國正用司法等手段,在全球范圍內打擊他國核心先進技術。這已被反恐專家們定義為“法律戰”的新型大國博弈。如何避免華為5G等高新技術被美國打壓和吞并?本書為政府部門應對提供了借鑒和參考。
5一經出版,全球熱議。
《參考消息》、《瞭望》雜志、《環球時報》等媒體刊發深度評論,英國《經濟學人》、法蘭西電臺、瑞士《每日導報》、德國《經濟周刊》等外國媒體深度報道,引發全球對美國“長臂管轄”的熱議。當時的經濟部長、現法國總統馬克龍:“我深信美國司法部的調查,與阿爾斯通向通用電氣出售資產的決定存在因果關系!”
2013年4月14日,美國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法國阿爾斯通集團鍋爐部全球負責人弗雷德里克·皮耶魯齊,剛下飛機就被美國聯邦調查局探員逮捕。
這場抓捕不僅僅是針對他個人的行為,而是美國政府針對法國阿爾斯通的系列行動之一。之后,美國司法部指控皮耶魯齊涉嫌商業賄賂,并對阿爾斯通處以7.72億美元罰款。阿爾斯通的電力業務,最終被行業內的主要競爭對手——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收購。阿爾斯通這家曾經橫跨全球電力能源與軌道交通行業的商業巨頭,因此被美國人“肢解”。而皮耶魯齊直到2018年9月才走出監獄,恢復自由。
在《美國陷阱》一書中,皮耶魯齊以身陷囹圄的親身經歷披露了阿爾斯通被美國企業“強制”收購,以及美國利用《反海外腐敗法》打擊美國企業競爭對手的內幕。
這是一場隱秘的經濟戰爭。
引·言/001
1.打擊/003
2.檢察官/010
3.第一次開庭/021
4.懷亞特看守所/028
5.回憶/035
6.一通電話/042
7.他們把我忘了/048
8.斯坦/053
9.克拉拉/059
10.第二次開庭/064
11.監禁125年/071
12.起訴書/077
13.一切都能適應,看守所也一樣/085
14.家人才是唯一的依靠/091
15.從懷亞特看美國司法/095
16.我的量刑指南/100
17.A囚室/108
18.阿爾斯通拋棄了我/113
19.重回紐黑文法院/117
20.證據/122
21.檢察官的“環球巡游”/126
22.《反海外腐敗法》/130
23.認罪協議/138
24.克拉拉探監/147
25.解雇/154
26.6個月過去了/160
27.全家出動/166
28.我有一份新工作/173
29.4月24日的宣告/177
30.與斯坦的真相時刻/187
31.通用電氣的神話/193
32.皮洛士式勝利/206
33.通向自由/215
34.自由/219
35.重回法蘭西/225
36.與馬修·阿倫的會面/228
37.開口或緘默/232
38.在股東大會上發飆/238
39.司法部檢察官會議/247
40.阿爾斯通的認罪協議/258
41.面對議員的柏珂龍/262
42.最后的出售障礙/272
43.勞資調解委員會之戰/279
44.無法容忍的敲詐/285
45.審判時刻/291
46.再度分離/297
47.再度入獄/302
48.暴力及非法買賣/308
49.國民議會調查/314
50.馬克龍到訪美國/319
51.終獲自由/325
尾·聲/333
后·記/339
附·錄/343
致·謝/349
人名索引/353
弗雷德里克·皮耶魯齊
原阿爾斯通集團鍋爐部全球負責人,在2013年抵達美國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時被美國聯邦調查局探員逮捕,并被起訴入獄。獲得自由后創建了IKARIAN公司,主要以預防國際腐敗為目的,提供戰略與運營方面的合規咨詢服務。
馬修·阿倫
法國《新觀察家》資深記者,曾擔任法國廣播電臺綜合臺的記者,自始至終跟蹤阿爾斯通事件。
《美國陷阱》
后 記
阿蘭·朱耶
法國對外總局前情報總監,經濟情報前負責人,法國經濟情報研究院院長
經歷過法國巴黎銀行一案、道達爾一案的新聞,這場發生在阿爾斯通與美國司法部之間的糾紛,引發了新聞界的廣泛評論與質疑。法國國民議會和參議院組成了由議員參加的調查委員會,試圖查明法國是怎樣將“工業明珠”拱手讓給美國的。阿爾斯通執行官一邊發表一些帶有安撫意味的聲明,一邊還在不停地揭露他人,他聲稱有一場針對他個人的陰謀活動。的確,在整幅事件拼圖中,我們還缺少很多碎片。因為無論是阿爾斯通的管理層,還是通用電氣的管理層,都在回避向各自的董事會和法國的調查委員會披露全部細節。阿爾斯通犯下了錯誤,而且正如我們在這本書中看到的那樣,它罔顧危險、一錯再錯,這令我們萬分痛心。
讀了這本書,我們會更加容易理解,阿爾斯通管理層為何如此畏畏縮縮,因為需要他們承認的,恰恰是他們不可能承認的。當他們意識到,因向外國公職人員行賄或共謀行賄而有可能被檢方起訴時,有些人便試圖以犧牲他人為代價保全自己。
然而現實卻是,十幾年來,歐洲企業一直是美國司法部的打擊對象。這些企業不僅被處以天價罰單,還被置于美國的“監管”之下——美國并不滿足于將巨額罰款收入囊中,它們還想在未來數年里,在這些企業內部強行安插“督察”。
這群“督察”由美國人任命,卻要由法國公司支付薪水,其職責就是確保公司遵守合規制度。只是,這些制度雖然符合大西洋彼岸的標準,卻未必和法國的企業道德觀一致,更不用說法國的總體道德觀。那么就讓我們一起期待,隨著《薩潘法案》的出臺,在深入打擊腐敗行為的同時,法國的企業也能受到保護,逐步使局面步入正軌。
讀過這本書后,法國國有企業和私有企業的管理者便能掌握相關知識,理解美國為了贏得勝利、實現本國目標所采取的各種方法與手段。事實上,通過頒布一系列法案,美國已經逐步拓寬了反腐敗的斗爭范圍和斗爭內容。美國憑借自己的情報機構,發動了戰爭機器,可以起訴任何不遵守美國單方面法規的人。的確,依靠美國國家局的竊聽技術,美國作為“世界警察”,行動更加方便!
誠然,任何人都不能無視法律。但在反腐敗斗爭方面,美國法律具有域外管轄權的特點,這也是一直飽受爭議的。尤其是考慮到這種域外管轄權并不對等,國際上許多法學家都認為,這屬于濫用司法權,強制執行。不僅美國《反海外腐敗法》是這樣,在其他問題上也是這樣。正如馬德琳·奧爾布賴特所說,面對所有優先從美國的對手那里購買軍火的人、面對所有想要和受到美國制裁的國家做生意的人,美國作為一個大國,會毫不猶豫地對其加以制裁。
面對這樣一套倚仗軍事實力、司法武器和信息技術的帝國主義邏輯,其他國家沒有反抗的余地:要么屈服,要么合作,要么消失。面對美國的這種行徑,我們放棄幻想,著眼現實。我們只有敵人、對手和伙伴。我們所處的環境,既非小布什總統說的“硬實力”,也非克林頓總統說的“巧實力”,更非奧巴馬總統說的“軟實力”。我們正處于美國“韌實力”的控制下,而這僅僅是故事的開始。對此,法國政府和歐洲其他國家的政府居然毫無反抗手段,這正常嗎?難道我們已經變得如此弱???忍辱負重、退縮不前難道是我們的出路?
弗雷德里克·皮耶魯齊的經歷,和他用精妙筆法講述的這一切,其意義勝過一部小說,因為這是一個發生在21世紀的真實案例。但愿皮耶魯齊的噩夢就此終止,如果其他法國企業仍然對此不以為然,對國際競爭的殘酷現狀視若不見,對某些國家的行徑置若罔聞,那么這些企業依舊會任人宰割。但愿這本書能讓它們睜開雙眼,開始思考。只有這樣,皮耶魯齊遭受的苦難才沒有白費。
《美國陷阱》
尾 聲
和馬修一起完成本書后,我有了5周的空閑時間。我的家人、同事和朋友都建議我好好休息,遠離人群,去放松一段時間。但現在還不是時候。我不想像那些被監獄生活擊垮的人一樣,縮在角落里恢復元氣,或者迷失在突然開始的新生活面前,試圖忘卻往事,變成一個全新的人。我并不想“翻篇”。我只想繼續戰斗,我要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因為這是一場的戰爭。
密特朗在總統任期快結束時,曾對喬治馬克·本阿姆說過這樣一段具有前瞻性的話:“法國還渾然不知——但我們已經與美國開戰了,是的,這是一場持久的、至關重要的戰爭,一場經濟戰,一場表面上沒有傷亡,卻生死攸關的戰爭?!?
這并非我一個人的戰爭。這是一場關系到我們所有人的戰爭,一場比軍事戰爭更加復雜、比工業戰爭更加陰險的戰爭,一場不為公眾所知的戰爭:這是一場法律戰爭。法國恐怖主義分析中心的專家已經確切地描述了這種被稱為“法律戰”的新型沖突,即利用法制(法律)體系,將敵人——或被“鎖定”為敵人的目標——塑造成違法分子,以此給對方造成大程度的損害,并通過脅迫手段迫使其服從?!?·11”事件發生后不久,同年12月美國陸軍上校查爾斯·鄧拉普提出的這一概念初見雛形,此后便被美國新保守主義的許多研究人員援引,并主張擴大其適用領域。事實上,在各方共同關注的許多議題上,美國已經成功地向其同盟國及它們的企業施加了一套自己的準則,例如打擊恐怖主義、反對核擴散、打擊腐敗、反洗錢。這些合法和必要的戰斗使美國人自詡“世界警察”。憑借強勢美元(國際商業往來的手段)和技術(允許通過美國的電子郵件系統在全球范圍內傳輸數據)的力量,美國不僅成了全球能夠頒布域外法的國家,還成了能夠執行域外法的國家。羅網是這樣織就的:自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歐洲各國逐漸默認服從美國法的管轄。而直到如今,它們仍然無力設置類似的機制用以自衛或者進行反擊?;蛟S,我們該問問:這些國家真的想過反擊嗎?
近20年來,歐洲各國一直心甘情愿地忍受“勒索”。德國、法國、意大利、瑞典、荷蘭、比利時、英國的公司相繼因賄賂、銀行犯罪或者違犯禁運令而受到制裁,數百億美元的罰款落入了美國財政部的口袋。僅法國企業就繳納了130多億美元的罰款,更不要說未來還將遭到處罰的其他公司——這是不可能幸免的。首當其沖的就是法國兩家至關重要的跨國公司:空中客車和阿?,m(已改名為歐安諾),這兩家公司也都因涉嫌行賄成了美國司法部的“獵物”。
這種“勒索”——這個定義恰如其分——規模是前所未有的。
轉眼到了2019年初,我仍然對阿爾斯通及其員工的遭遇感到憤怒。通用電氣的執行官杰夫·伊梅爾特在收購阿爾斯通時所做的承諾絲毫都沒有兌現。那些被吹捧的、虛假的所謂“合營企業”已經露出了真面目:這不過是空想罷了。此外,通用電氣不僅沒有實現在法國創造1 000個就業崗位的承諾,反而決定裁撤格勒諾布爾800個崗位中的354個。而在貝爾福,分包商們也意識到,通用電氣承諾的訂單從來不曾變成現實。很快,自2019年起,阿爾斯通前雇員將不再受通用電氣在歐洲做出的大規模重組計劃的保護(目前已宣布裁員4 500人,占雇員總數的18%)。而這可能還僅僅是個開始。2018年10月30日,通用電氣上任近一個月的新執行官拉里·卡爾普宣布,第三季度的虧損額達到200億歐元,并公布了重組能源部門的計劃。柏珂龍曾在所有電視頻道和廣播節目中大肆吹捧這個“偉大的工業項目”,承諾這次收購將“挽救就業”,將其稱為“能源行業的重大發展”,描繪了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這些似乎是很久遠的往事了。但仍有些評論家躍躍欲試,打算替柏珂龍洗白。有人認為,通用電氣遭受的挫折證明出售阿爾斯通的決策是明智的。他們認為,柏珂龍擁有非同一般的遠見卓識,他比其他人都更早地看透了未來會發生什么,甚至讓通用電氣“跌了個大跟頭”。
他們是在糊弄誰呢?首先,為了挽救一家陷入困境的公司而換一個新老板,“新官上任三把火”,宣布重大損失都是由前任的糟糕決策造成的,從而顯示自己到來后的顯著成效——這種情況簡直太普遍。所有這個行業的專業人士都心知肚明,能源市場的起伏本來就具有周期性,但從長遠來看,總體上始終是上升的。所謂“評論家”對這家美國巨頭面臨的困難的解讀,至少是過于想當然。不,通用電氣的困境并不是收購阿爾斯通能源業務之后才出現的,大錯特錯!
自2000年9月以來,通用電氣的股價已經縮水75%以上。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后,受到金融子公司(通用電氣金融服務公司)的影響,通用電氣已經瀕臨破產。自那之后,通用電氣就背負了巨額債務,主要原因是無法擺脫這個垂死掙扎的金融業務部門。
另外,如果我們仔細研究卡爾普宣布的200億歐元虧損,就會發現,事實上他耍了個純粹的會計把戲,這些虧損完全是由整個電力部門的資產折舊導致的,不會對現金流造成任何影響,更不是因為2014年收購了阿爾斯通能源業務!更何況,通用電氣的電力部門還擁有極為充足的、價值990億美元的積壓訂單,這意味著兩年半都不愁沒有業務。因此,通用電氣從阿爾斯通并購過來的電力部門,經營狀況并不像通用電氣原有的能源部門那樣糟糕。的原因需要再分析尋找,恐怕重點還是要從技術和工藝方面多加考慮。通用電氣于2018年9月公布其生產的汽輪機存在氧化問題,55臺新式燃氣汽輪機因此受到影響,而這些設備已經交到客戶手里了。
對阿爾斯通來說,路已經走到了盡頭。2019年,其軌道交通部門正處于被西門子收購的談判過程中。
阿爾斯通集團壽終正寢。
我為之奉獻了22年的公司轟然解體,而這絕不是一個偶然事例??纯匆晾实木謩?。我們怎么能夠眼睜睜地看著我們大的工業集團放棄在伊朗辛苦打拼得來的巨大市場呢?僅僅因為美國貿然決定退出伊核協議,對德黑蘭實施經濟禁運,全世界就都要照著它做嗎?道達爾集團控制著全球大的天然氣礦藏的50%,標致雪鐵龍集團原本計劃每年在伊朗制造20萬輛汽車,它們都不得不忍痛退出。它們如果膽敢繼續與伊朗開展貿易,就會被美國司法機構起訴。我清楚地看到,各國都在對此努力做出反抗。德國通過外交部長??啤ゑR斯發聲,敦促其歐洲伙伴采取美元之外的支付系統,避免遭到聯邦調查局的追查。法國經濟部長布魯諾·勒梅爾也奮起抨擊美國政府。2018年5月,他在談到伊朗問題時稱:“我們真的想成為美國的附庸嗎?”現在應該是從言語走向實際行動的時候了。
特別是在如今這個威脅日漸嚴重的緊要關頭。美國人近來頒布了“云法案”,這一法案使美國情報機構能夠便捷地追蹤存儲在美國境外的個人數據。從電子郵件到在線聊天記錄、照片、視頻、公司機密文檔,所有這些信息都可以用于政治和經濟戰略層面,為美國行政部門搜集“檔案”添磚加瓦。用勒梅爾部長的話說,如果我們不想“成為附庸”,領導人就展現出政治勇氣。試想,如果法國或者另一個歐洲國家因逃稅罪囚禁美國谷歌公司的管理者,美國方面會有什么反應?難道我們采取這樣的極端措施才能贏得尊重嗎?當心——如果我們繼續消極面對,其他國家也會紛紛頒布各自的境外法律。
因此,在歐盟盡快采取行動。例如,采納前任總理、退休后成為律師的貝爾納·卡澤納夫的建議,建立一個歐洲反腐敗辦公室。這將是足夠強大、能夠與美國司法部在同等層級上展開對抗的法律追究手段。
我們不能上當受騙。不管誰當美國總統,無論他是民主黨人還是共和黨人,華盛頓都會維護少數工業巨頭的利益:波音、洛克希德·馬丁、雷神、??松梨?、哈里伯頓、諾思羅普·格魯曼、通用汽車、通用電氣、柏克德工程、聯合技術等等。只不過美國法會顯得時緊時松而已。我們忘記了,或者說我們視而不見的是,對全世界進行道德說教的美國在其勢力范圍內也一手造成了腐敗橫生的市場,現成的例子就是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但是,如今的狀況與以往有些不同:夢醒的時候到了,我們不能放過這個時機。這既是為了歐洲,更是為了法國。要么是現在,要么將永無機會,奮起反抗,為自己贏得一份尊重。
國家新聞出版署 高教社網上書城 團結出版社 光明日報出版社 中國言實出版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龍門書局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山西出版傳媒集團 中國工人出版社 現代出版社 科學普及出版社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學苑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中國農業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華夏出版社 中國政府采購網 線裝書局 開明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中華書局 江蘇鳳凰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長江文藝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中國商業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團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